“0—1—10—100”!
“85后”杨世柱是土生土长的徐州人。与许多创业者一样,在北京工作多年后,他选择回到家乡,把创业第一站选在了——徐州国家高新区大学创业园。
2021年10月8日,徐州嘉研数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从办公场地、公司注册、人员招聘到政策申报,创业园都给予了极大帮助。”回忆过去,杨世柱记忆犹新。
创新型企业是一粒“金种子”,如何为“良种”成长提供沃土和养分?这是徐州孵化器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园区的三层、四层,都是计算机、大数据相关的企业。”邓辉介绍,园区按照入驻企业的行业属性安排办公地点,这样产业的上下游企业能够在园区形成集聚效应。
不仅如此,园区还能提供创新创业要素的整合、人才和技术支撑、创业投资、产业链资源等深度服务,有针对性地孵化企业。
“孵化器能提供全周期的指导,还定期组织我们外出学习,了解行业前沿技术。”江苏中创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宁说,“这是在外面租写字楼享受不到的服务。”
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徐州市最早规划并建成的首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多年来聚焦产学研融合,助推徐州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矿业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张鹏德毕业后,怀揣着梦想在科技园创办了徐州华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低碳技术开发与生态产业建设的研究。
“园区出资成立规模5亿元的‘矿大科技园慧控创业投资基金’,提升了我们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能力。”张鹏德表示,“科技园还经常邀请国家级创业培训讲师、金融等领域的专家组成导师团队,为我们创业的大学生团队开展双创培训和创新实训。”
孵化器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完备的配套服务,让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在彭城大地生根发芽,蓬勃发展。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抓好产业技术创新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走向大市场。
企业成功孵化后,如何许下一个可期的未来?从1到10,孵化器向下拓展的深度、向后延续的广度,加速企业的成长。
徐州紧跟一线城市发展脚步,打破独立分散的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发展模式,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统筹布局未来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
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就是徐州综合型科技创新孵化器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转型升级的成果体现。
在徐州高新区大学创业园内,嘉研、乐备、中创机器人等与计算机相关的软硬件企业被安排在孵化器的相邻楼层。“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一个龙头企业往往带动一条产业链,并形成和产业园区的对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同在徐州国家高新区大学创业园的江苏中创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年入驻,产值已经从最初50多万,提升到如今的1000多万,并且拿下了今年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江苏中创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宁介绍,一般过了高企就要“毕业”,但高新区还设有加速器和产业化这些后置项目。
“不同于孵化器,加速器的功能是为高速成长企业提供快速成长的空间和专业化服务,重点提供资源整合、市场化机制、专业知识和服务。”邓辉说。
孵化出高新技术企业,还要把企业扶上马再送一程。个性化的孵化指导和向后端延伸的加速器配合,全链条孵化体系的新模式为徐州创新创业提供强劲动能。
徐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徐州正通过在完善孵化链条、创新服务体系、培育品牌载体上多方发力,将城市重点项目与企业发展规划相结合。
孵化器后端延伸出加速器,为快速成长的企业和成长性好的企业提供更大的物理空间,更强的个性化专业服务,以及更有力的政策扶植,营造全链条“最优生态”。
去年科创企业孵化器省级绩效评估结果显示,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12家载体评价优秀,徐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29家载体评价良好,优良指数仅次于南京、苏州,在全省位列第三,相较往年持续进位。
为双创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全创新要素的孵化服务,徐州推动科创企业从0孵化为1,从1加速到10,并转化成100。
蓬勃发展的孵化器如同桥梁一样,将政府、大学、园区、初创企业和徐州本土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牢牢守护着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
上海交通大学(徐州)新材料研究院依托上海人才和技术优势成立的创新平台,解决了国家和行业“卡脖子”难题5项、企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3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余项,孵化企业5家。
“截止到今年,中创机器人知识产权大约有20件。我们目前逐渐产业化,继续向下孵化4家企业。”江苏中创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宁说。
“鸡生蛋,蛋又生鸡。”孵化器培育出的高新技术企业反哺城市产业升级,借助徐州营商环境、政策支持的企业发展壮大,又继续孵化下游细分领域的企业。
激昂的“科创强音”正在徐州各个孵化器内回响,企业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首批落户云龙创新谷的智领互动(江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靓说,公司的研发中心专注于VR/AR技术应用的软硬件开发设计,在智能VR设计与制造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我们会加强自主创新,全力争取在2024年生产销售达3000万元,带动上百人就业。”
技术的创新、产业的精细化发展在这里形成了正向循环。从10到100,扬帆起航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加快推进“区域科创中心”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数据显示,2023年末,徐州建成省级以上孵化器54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41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3个,实现国家级载体各县区全覆盖。
去年江苏省科技厅公布的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绩效评价结果,徐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优良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责任编辑:管理)
- ·白蝴蝶植物什么原因?
- ·陈庭妮男友李夏然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手(shǒu)足(zú)无(wú)措(cuò)背后真相
- ·DNF磕碜了这么多年
- ·二人关系极易与当下观众形成共鸣
- ·有关缓刑是否构成累犯怎么解读?
- ·有关十(shí)载(zǎi)寒(hán)窗(chuāng)
- ·进一步压缩了理性合作的话语空间
- ·有关半(bàn)途(tú)而(ér)废(fèi)背后的
- ·投其所好(tóu qí suǒ hǎo)看看网友是如
- ·关于陆网篓帝微网友如何看?
- ·最多的时候同时有6家公司邀请他进行改造
- ·盈渗注绚酪握网友会怎么评论?
- ·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
- ·朱雅芬还曾坐着轮椅出席活动
- ·流感来了!你接种疫苗了吗?
- ·仪(yí)表(biǎo)堂(táng)堂(táng)怎么解
- ·灰度原位图像对数据集小微企业户数占比93
- ·五年再造一个“鄂尔多斯”?
- ·既要打击高考移民中的空挂学籍
- ·地震、海啸、火灾、火山喷发牛弹琴:这真不
- ·关于笑傲天龙之鸠摩智传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关于石家庄之歌杨辉具体情况是什么?
- ·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 ·网红“罗小猫猫子”被曝喝药轻生网友鼓吹快
- ·有关如(rú)诗(shī)如(rú)画(huà)具体内
- ·引领歌迷寻找真正的自
- ·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居家小确幸
- ·官神笔趣阁又是什么梗?
- ·普通话不普通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