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先进工作者王吉贵:“我这辈子只干好了一件事就是种树”

最后编辑时间:2025-05-12 20:53:24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我这一辈子,就想干好种树这一件事。”每当和外人谈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国有广平林场党支部书记王吉贵总是这样说道。从青春韶华到两鬓斑白,他已在林业生产一线余年,被誉为“鲁西林业战线月,王吉贵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评为首届“齐鲁最美自然守护者”。今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79年,不满20岁的王吉贵到固有林场王老苗圃参加工作,迎接他的是一片“春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的盐碱涝洼地。他没有退缩,他和同事住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白天推沙、平田、砌渠道,夜晚点灯研究第二天的工作。三伏天挖渠,他拿着铁锨冲在前,一铲一铲地挖,一扁担一扁担地挑,汗水洒遍了苗圃的土地;冬天抢灌冬水,水渠被冲垮,他抱起麦草跳入冰水中保护渠道……他不畏难、不怕苦,边干边学,快速成长起来。

  1995年,王吉贵担任王老苗圃党支部书记、主任。他推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建起一支勇于吃苦、敢打硬仗的班子队伍,科学制定了“挖沟排水,抬高地面,改良土壤,防涝抗碱”的发展方案。他带领大家跑项目、拉资金,挖沟造渠12000米,抬高土地1500亩,建设桥梁20座,完成道路硬化10公里,打机井25眼,实现了地成方、路成网,旱能浇、涝能排,让一穷二白的盐碱地变成了年营收120万元的“聚宝盆”。

  茌平是中国圆铃大枣之乡。2001年,茌平县提出发展大枣特色产业。面对当时的圆铃大枣存在产量低、繁育慢、推广难等问题,王吉贵勇挑重担,主动扛起了圆铃大枣良种选育的重任。他带领苗圃技术人员走遍16个乡镇的156个村庄,用8年攻关,选育出圆铃大枣新品种茌圆金、茌圆银等优良品种。为了推广大枣种植技术,王吉贵带领苗圃投资20万元建设圆铃大枣技术培训中心,累计培训农民4万余人,培训嫁接能手500余人,农民技术员3000余人,带动农民增收2000余万元。

  2014年底,王吉贵调任茌平国有广平林场场长,承担起广平林场生态恢复、湿地保护和推进茌平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的重任。他坚决落实国有林场改革,收回林场对外承包地1200亩,新增植树11万余株,还与省林科院合作,建立了20亩、84个品种的速生白蜡示范园。

  值得一提的是,在茌平金牛湖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期间,黑龙江路东延线原计划将穿行广平林场,这样一来,势必影响林场湿地生态环境。对此,王吉贵心急如焚,没日没夜地整理材料,逐级汇报,力争绕道修路。最终,这条路整体南移60米,护得国有林场生态完整。2019年12月,茌平金牛湖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成功晋升国家级湿地公园。

  现如今,王吉贵昂扬向上的工作劲头丝毫未减。“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作为一名基层林业工作者,我的努力没有终点,我将一直在路上。”王吉贵说。(葛红普)

(责任编辑:管理)

上一篇:专辑主打曲奔赴时间尽头的流萤MV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