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最后编辑时间:2025-09-29 14:13:02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因分管工作长期在全市排名靠后,且经谈话提醒后仍无明显改进、干事状态低迷,亳州某县区一名处级干部被调整岗位,转任职级公务员﹔而另一名市直单位处级干部,在调整岗位后积极转变作风,摆脱“躺平”状态,协助分管工作成效显着,最终获得职级晋升……

  近年来,亳州市始终将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作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抓手,围绕精准识别、规范程序、跟踪管理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做足干部“能下”的全流程“功夫”,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循环,极大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和工作效能提升。

  加强“下”前综合研判,确保“下”之有据。亳州市出台《关於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為干事创业若干举措》,构建“1+8+8”分析研判机制,由组织部门牵头,联合纪检、政法、网信、应急等8家单位,常态化收集巡视巡察、平安建设、舆情应对、安全生產等8个方面的干部正负面表现信息。

  “按照‘一人一档’原则建立干部‘能上能下’信息库,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结合考察、考核和日常了解,全面掌握干部德、能、勤、绩、廉表现,确保‘下’得精准、有据可依。”亳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代錚介绍,去年以来,该市已累计收集干部正负面信息523条,召开研判会议26次。

  实施“下”中分类处置,做到“下”得规范。根据干部具体情况分类施策:对存在违纪违法线索或因重大事故被问责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实行“立即下”﹔对到龄退休、任期届满的,实行“自然下”﹔对能力不足、履职不力的,实行“延缓下”。

  “我们针对‘延缓下’情形,设置1个月至3个月观察期,组织部门提前开展谈心谈话和批评教育。观察期满后,对仍未转变作风、调整状态、打开工作局面的干部,及时啟动调整程序。”亳州市委组织部干部综合科科长王青山说,截至目前,当地有34名干部被列入观察期,其中5名因观察期状态没有改观被调整“下”。

  规范“下”后跟踪管理,促进“下”亦有為。该市对调整下来的干部逐人建立履职清单,动态记录调整原因、岗位安排、工作表现及领导评价,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和回访教育,三年来累计开展谈心谈话236人次。同时,建立一线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实地走访、驻点调研等方式,了解干部“下”后的实际表现。

  “对状态回升、实绩突出、符合重新任职条件的调整‘下’的干部,按规定程序重新使用或晋升职级。”代錚表示,近三年来,该市已有9名“下”后干部被提拔或进一步使用,8名“下”后干部实现职级晋升。

  亳州市以“精准识别、规范程序、跟踪管理”闭环机制,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工作。通过综合研判设观察期、分类处置促规范、“下”后回访给机会,既体现组织严肃,又传递激励温度。此举实现干部管理的动态优化,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循环,有效激活队伍活力。(记者 任雷)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