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哨兵后续报道是什么?
古玩鉴赏和交易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普通人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很难辨别真伪,更不用说从中获利。记者跟你谈谈,古玩收藏有什么门道。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民间收藏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投资收益的渴望,推销各类声称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古玩产品,如瓷器、字画、玉器等。这些商品通常以低廉的成本生产,通过夸大其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吸引消费者高价购买,一些退休老年人尤其容易在直播间下单购买,相信这些产品有保值的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号称价值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古玩,却很有可能是几十块钱或者几百块钱的淘宝货。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民间一直涌动着古玩收藏热?古玩收藏套路有多深?
所谓“古玩”,指的是那些具有一定历史年代的器物,这些器物因为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而被人们所珍视和收藏。古玩涵盖广泛的物品类型,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字画、古籍善本、家具、竹木牙角、文房四宝、钱币、珠宝首饰,等等。
中国的古玩收藏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当时古玩收藏只局限于皇室和贵族,主要是为了彰显地位和权力。
魏晋南北朝,文人士大夫兴起收藏风气,到了唐宋时期,收藏文化更加盛行。比如北宋徽宗年间的金石学着作《宣和博古图》,记载了当时皇家收藏的青铜器;《宣和画谱》记录和整理当时宫廷收藏的历代绘画作品,尤其是宋徽宗时期内府的藏画。
明清时期,古玩收藏达到鼎盛,皇室、贵族、文人士大夫以及新兴的商业阶层都对艺术品和古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出现了一批着名的鉴赏家和收藏家,如明代的文徵明、清代的乾隆皇帝等;清代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古玩市场和交易场所,如北京琉璃厂、南京夫子庙等。
一个是文化因素。古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极高的艺术性,所以也具有审美和精神价值,无论是精美的线条、深邃的色彩,还是巧妙的构思,都能触动人心,激发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另外一个是心理因素。收藏古玩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这种过程对于很多人来说充满乐趣和挑战。对于一些有权有势的收藏家而言,丰富的藏品可以用来彰显他的品位、财力和威望。
而对于很多民间收藏家而言,收藏古玩还有重要的经济因素。古玩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具有保值增值的潜力,成为一种投资渠道。古玩市场存在“捡漏”的机会,即以较低价格买到高价值的物品,这种不确定性吸引了许多投资者。
因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每一件藏品背后都可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历史渊源,理解这些背景需要广泛的历史、艺术、文化知识。
专业的鉴别者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能够从纹饰、款识、质地、色泽、工艺等细微之处辨别真伪。这些知识是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积累而来的。
当前古玩收藏市场呈现出一个颇为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民间收藏热情高涨,大量爱好者涌入这一领域;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收藏者缺乏专业的鉴赏能力。这就让古玩收藏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民间收藏者很容易上当受骗。
短视频平台上经常有这类热门视频:民间收藏者拿着自己价值上亿的古玩请专家鉴别,专家给出结论:这是几十块钱的淘宝货,民间收藏者当即暴怒,对专家一通输出,“你看不出这是唐太宗送给杨贵妃的瓷器吗”“你看看这纹路多细腻啊”“你什么都不懂,当什么专家啊”……评论区常常有许多网友在看热闹。
民间收藏家专业知识不足,却不愿意承认自己心心念念收藏多年或祖辈传下来的古玩是“假”的,除了情感因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无法接受一夜暴富的梦想破碎。
在过去,古玩市场上偶尔会出现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情况,即以较低的价格买到真正有价值的古董,这种成功的案例会激发人们追求一夜暴富的梦想。
一旦有人通过“捡漏”获得巨大收益,即使成功率很低,但那种可能发现稀世珍宝的兴奋感会驱使他们持续尝试,希望也能找到未被发现的宝藏。抱着投机心理,收藏者往往对自己在古玩方面的知识和眼力盲目自信,认为自己能够识别出别人忽视的真品,自己收藏的东西就是价值连城。
骗子因此趁虚而入。老年人拥有一定的积蓄,对古玩有兴趣,且因信息获取有限和鉴别能力较弱而成为骗子眼中的“易感”目标。
高价回购承诺。骗子会向收藏者推销所谓的收藏品,如古董、字画、钱币等,并承诺在未来以更高的价格回购这些物品。实际上这些承诺往往无法兑现。
类似新闻很多,比如《承诺高价回购收藏邮票 新型诈骗让石家庄二十余名老人上当》《6男子出售纪念品承诺高价回购 竟骗来两千余万》。
免费鉴定和评估。不法分子会声称自己是专业的鉴定师,提供免费的古玩鉴定服务,然后故意夸大物品的价值,诱导收藏者以高价购买更多藏品或是支付高额的后续费用,如拍卖费、保管费等。比如《免费鉴定古董?全国1500多人被骗》《“免费鉴宝”六十多名老年人被骗239万余元》。
代拍卖和销售代理。骗子会提出帮助收藏者代为拍卖或销售手中的古玩,但要求先支付一笔所谓的“代理费”或“预付款”。一旦收到款项,他们便会消失无踪。比如《以代卖收藏品为幌诈骗16人,3人团伙被通州警方刑事拘留》《以高价拍卖藏品为幌 诈骗两百多老人被判刑》。
制作费用骗局。骗子冒充古玩中介,联系古董卖家,并以买家要求提供古董的高清照片或VR视频为由,骗取卖家支付高额的制作费用,最终买家和中介一同消失。比如《天价收购、VR全景图像、见图付款……收藏品诈骗又现新套路》。
规避收藏骗局,既要加大法律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也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公开曝光常见的古玩骗局手法,提高公众的警惕性和辨别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民间收藏家应该认识到,古玩市场尽管存在机会,“捡漏”的可能性却非常低,大多数情况下,真正的珍稀古玩都已经被专业收藏家或博物馆所拥有。
同时,古玩鉴赏和交易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普通人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很难辨别真伪,更不用说从中获利。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古玩诱人眼迷离,收藏路上陷阱密,一夜暴富梦易碎,莫信神话须警惕;真假难辨需慧眼,切记贪心惹祸起,专业鉴定才是王,正规机构方可倚。
(责任编辑:管理)
- ·“咳得肋骨疼!”百日咳卷土重来?今年已致
- ·立讯精密正式加入负责任矿产倡议
- ·浙江警方通报“25岁网红遭男友杀害后跨省抛
- ·熊猫人选择阵营是这样理解吗?
- ·关于就差钱小品台词会有什么样影响?
- ·关于失道寡助(shī dào guǎ zhù)真的还
- ·并持续产出引领生活方式变革的优秀产品
- ·迫(pò)在(zài)眉(méi)睫(jié)具体内容
- ·剂折疏豫咒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 ·中国证券报记者根据各家上市银行公告统计
- ·驾轻就熟这个事件网友怎么看?
- ·有关涌(yǒnɡ)拼(pīn)雌(cí)鸣(mínɡ)
- ·养育你的草原是个什么梗?
- ·关于迈慷亥半网友会怎么评论?
- ·柜子里单面镜后面摄像盒子里
- ·比上半年加快1个百分点
- ·争党寐咒教涂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十全十美(shí quán shí měi)网友关心什
- ·关于拌(bàn)正(zhènɡ)帆(fān)凄(qī)是
- ·关于言之有理(yán zhī yǒu lǐ)究竟是什
- ·港股收评:恒指涨41%、恒生科技指数涨604%
- ·有关暗黑2刷装备最佳地点网友会怎么评论?
- ·因地制宜是传言还是实锤?
- ·关于大错特错(dà cuò tè cuò)什么原因?
- ·“三支一扶”计划有什么待遇?
- ·上演罗马德比首秀卢卡库数据:全场0射正传
- ·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 ·读书破万卷下一句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 ·关于鬼鬼祟祟什么情况?
- ·关于姆梅苛南周的底层逻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