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成抗癌新势力!提升抗癌疗效同时还能缓解放化疗副作用
肠道拥有庞大量级的神经元和百万亿的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病毒、线万个基因,产生数千种代谢物,除了我们熟悉的淋巴组织外,
近年来,随着肠道菌群和肿瘤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肠道菌群在抗肿瘤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建议将肠道菌群作为生物标记物和操纵靶点,以预测和提高不同癌症(如黑色素瘤、肾细胞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等)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目前癌症主要以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为主,这些治疗手段虽然挽救了癌症患者,但也会产生很多副作用,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会影响后续治疗。而益生菌等肠道菌群的应用,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癌症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部分副作用。
化疗会造成机体微生物组的破坏,增加微生物侵入性感染的风险;还可能造成胃肠道反应、黏膜炎、肠道菌群失衡等副作用。其中,胃肠道反应(比如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便秘等)是实体瘤及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的常见临床表现,会影响疗效及预后、增加患者的治疗风险。
尤其是一些高龄、免疫功能低下、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合并特殊致病微生物感染的患者,化疗副作用往往更加明显,故开展肠道微生态(IM)检测,并根据IM检测结果,选择定制益生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等,有助于改善肿瘤治疗相关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放疗是通过破坏癌细胞的DNA而杀伤肿瘤,不仅能杀死癌细胞,还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一方面会抑制机体细胞/体液体液免疫功能,导致免疫调控异常,增加患者感染风险;另一反面,会破坏共生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度,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并使胃肠黏膜屏障受损,从而引起口腔黏膜炎、胃肠道损伤等副作用,最终可能会限制治疗的完成。
其中,口腔黏膜炎可能是放疗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会显着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已有多款益生菌,包括长双歧杆菌(BCMC02120,BB-536)、乳酸乳杆菌BCMC12451、短乳杆菌CD2、屎肠杆菌等,被证实可通过促进细菌菌群的生长和保护,改善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并降低严重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癌症手术,尤其是消化道重建术、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其术后并发症较多,常见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吻合口瘘等,甚至可能会引起急性腹膜炎等严重后果。因此,术前医生会嘱患者进行术前肠道准备,比如排空粪便、服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等,这些措施是通过减少患者肠道中相关微生物的丰度,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某些益生菌可抑制与术后感染相关的病原微生物,比如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中的部分菌株,可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该球菌是一种多重耐药微生物,与术后感染有关。
此外,研究显示,益生菌化合物可显着改善接受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的预后,主要体现在术后炎症风险降低、免疫力增强、肠道微生物稳态恢复、术后恢复时间缩短等方面。
调节肠道菌群的主要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补充益生菌、补充益生元、粪便微生物群移植等。其中,饮食调理是一种比较温和的策略,但缺点就是作用效果有限,故而需要配合其他方式改善肠道菌群。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益生菌定义为“注射足够量时,对宿主有益的活微生物”,可促进消化、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宿主免疫应答、提高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性。益生菌主要包括三类,即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如乳球菌、粪链球菌、中介链球菌等),其在癌症治疗中的辅助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Cell & Bioscience》杂志近日发布了一篇“益生菌CBM588治疗自发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的I期试验(NCT03829111)。该研究选取29例首次接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的mRC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补充了益生菌CBM588(含有丁酸梭菌),另一组则未补充该益生菌。结果显示,益生菌CBM588显着延长了mRC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并提高了ICB联合治疗的反应率,且无额外毒性。
此外,益生菌还有助于改善某些癌症并发症。比如,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缩短生存期。现已有研究证实,干酪乳杆菌LC9018是治疗和预防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辅助剂。
不过益生菌虽好,但癌症患者不能随意选择,因为受限于饮食结构、遗传、气候环境等因素不同,人群肠道内栖居的益生菌种类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性。而“私人订制”益生菌是针对不同疾病筛选出的特定菌种,服用适合自己病情的菌种,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大家想了解益生菌或定制益生菌的更多信息,可提交资料至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咨询权威的营养专家。
益生元是一类不被宿主消化吸收,但却能选择性促进结肠中目标菌种生长、改善宿主健康的有机物,主要包括低聚糖、多糖(如膳食纤维)等。益生元可被肠道内的有益菌种分解吸收,促进益生菌的生长繁殖,相当于给益生菌提供“食物”,我们熟悉的“双歧因子”就是促进肠内双歧杆菌生长的益生元。相关研究发现,益生元可使肠道菌群的代谢向有利于抗癌治疗的方向转变,以提高癌症免疫治疗的效果。
其中,人参多糖是一种源自中药材人参中的益生元,可通过降低犬尿氨酸/色氨酸的比例、增加微生物代谢物戊酸水平,来增强对PD1抑制剂的癌症反应,从而抑制调节性T细胞。
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植物中,是人类难以消化的多糖。最近发表的一项针对“益生元辅助治疗黑色素瘤”的研究显示,15例对pD-1抑制剂耐药的黑色素瘤患者,在给予益生元(主要是膳食纤维)后,有6例患者获益,其中,3例患者表现为客观反应(ORS),另3例表现为超过12个月的病情稳定(SD)。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是指将健康供体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的肠道中,既可通过改变受体肠道微生物组成,来提高宿主免疫力,从而提高抗癌效果;还可改善癌症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比如通过增加肠道黏膜内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来消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相关的结肠炎。
近期发表的一项关于“FMT治疗黑色素瘤”的I期临床试验(NCT03353402),验证了FMT治疗难治性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该试验选取10例难治性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给予FMT治疗,FMT供体来自2名接受抗PD-1抗体治疗,并达到完全缓解的黑色素瘤患者。治疗后,有3例患者观察到临床缓解结果,包括2例部分缓解,1例完全缓解。结果显示,将FMT从对ICIs完全缓解的患者,移植到难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可能会降低患者对ICIs的耐受性。
保持肠道健康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提升免疫功能。而对于大多数肿瘤患者来说,调节肠道菌群也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增强目前抗癌药物的功效,并提升机体免疫力;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手术、放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对各类疗法的敏感性。
目前热门的研究方向是通过调整肠道微生物组,提高抗癌和免疫治疗的效果。未来有望将活性益生菌定制、粪菌移植、饮食及益生元等多种治疗策略整合归一,真正实现对肠道菌群的个体化“精准”调控,这也是癌症治疗的新方向。
[5]郭智等.中国抗癌协会肠道微生态技术整合诊治指南(精简版)[J].中国肿瘤临床,2023,50(18):919-927.
(责任编辑:管理)
- ·有关深(shēn)根(gēn)固(gù)柢(dǐ)看点
- ·有关枚陨牌湾有梅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 ·有关色(sè)厉(lì)内(nèi)荏(rěn)到底是
- ·关于慈(cí)猾(huá)贵(ɡuì)花(huā)网友
- ·2022款奔驰V260六座圣母峰巅峰版商务车实拍
- ·股票行情快报:ST目药(600671)9月6日主力
- ·男子种400余亩菊花遭明目张胆偷摘:每天几
- ·有关秋(qiū)毫(háo)无(wú)犯(fàn)背后
- ·关于娇宠傲娇小男人后续报道是什么?
- ·有关不敢旁鹜(bù gǎn páng wù)是真的吗
- ·折迭屏22年国内销量320万台今年预期560万台
- ·原封不动(yuán fēng bù dòng)这件事可
- ·为严格落实学生公寓安全工作要求
- ·有关杯盘狼藉(bēi pán láng jiè)为什么
- ·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
- ·才是真正的安全保护
- ·无数个欣喜的瞬间是过往
- ·扶(fú)危(wēi)济(jì)困(kùn)网友是怎么
- ·有关慷慨陈词(kāng kǎi chén cí)到底什
- ·查查你的前世是什么看点是什么?
- ·顶谋檀谦编这又是个什么梗?
- ·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网友怎么看?
- ·关于美人兮:废弃王妃看点是什么?
- ·有关我要告诉你我想念你看点是什么?
- ·目前正在排队的公司数量超过100家
- ·王心凌男友急成婚到底是个什么梗?
- ·学(xué)而(ér)不(bù)厌(yàn)详情介绍!
- ·关于阳春白雪(yáng chūn bái xuě)这是
- ·狠起来都自卷!抛开价格来看高合HiPhiY竞争
- ·我国的警种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