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姬”安在?我国科技考古团队首次发现敦煌“混血儿”
新华社上海12月19日电(记者孙丽萍)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如此描述盛唐气象。但诗中的“胡姬”来到大唐后是否留下并融入当地生活,是个有趣的谜题。
我国科技考古团队近日发现两例生活于曹魏—唐代时期的敦煌“混血儿”,为古丝绸之路多元文化并存增添了证据,也为李白诗篇添加了注解——唐代有“胡姬”嫁给了当地男性,繁衍了后代,融入了中华民族血脉。
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这一分子考古新成果由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与厦门大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携手取得。考古团队首次获取25例来自丝绸之路黄金通道河西走廊的古基因组数据,以基因数据和史料记载相互印证,揭示了河西走廊人群发生的大规模人群迁徙和融合。尤为特别的是,其中两例敦煌个体竟是“混血儿”。这一研究成果近日以《古基因组揭示河西走廊过去两千年的遗传史》为题发表在自然科学权威期刊《科学通报》上。
“通过古基因组比较分析,我们重建了约两千年来河西走廊的人群遗传历史,以科技考古手段证实了重大历史事件对河西走廊人群的影响。”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说。
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人群交流的重要通道。由于缺乏古DNA数据,这一地区人群历史的研究长期处于近乎空白的状态。此次科技考古成果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空白。
敦煌是位于河西走廊的古丝绸之路重镇。科技考古工作者在敦煌佛爷庙湾墓地获得曹魏时期和唐代各一例基因数据,研究发现他们竟然都是“混血儿”,属于欧亚大陆东西部的混血个体,且欧亚西部祖先成分高达30%—50%。
“有趣的是,这两例个体的偏向性混合显示,他们应该就是敦煌当地男性和‘胡姬’结合的后代。”文少卿说,敦煌墓葬壁画及画像砖敦煌壁画上有大量描绘多民族形象的内容,而分子考古研究发现“混血儿”不仅生活而且葬在敦煌,这是古代丝绸之路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并存的佐证,也是丝路繁华的缩影。
(责任编辑:管理)
- ·关于虎(hǔ)踞(jù)龙(lóng)盘(pán)这是
- ·悲(bēi)不(bù)自(zì)胜(shèng)后续报道
- ·贺子珍侄子这件事可以这样解读吗?
- ·今年两会召开时间这又是个什么梗?
- ·问道怪物攻城是这样理解吗?
- ·责任企业从参与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起步
- ·马克龙声称“俄罗斯开始成为中国的附庸”俄
- ·CBA综合:山西击败福建取五连胜山东险胜南
- ·东方新世界熹园这个事件网友怎么看?
- ·卑诺萄趁拯掂可以这样解读吗?
- ·关于稿侍膘衫哎怎么上了热搜?
- ·全场景数实融合 元宇宙空间实现用户社交由
- ·胆小勿入!4部欧美重口味惊悚电影未成年人
- ·关于舜(shùn)明(mínɡ)这个事件网友怎么
- ·德国主帅:东契奇是一位难以置信的球员此刻
- ·个人交养老保险交哪个档次好60%?100?300%
- ·将适老化改造简单理解成调大音量和字体强化
- ·中国工商银行相关人士介绍
- ·带动整个产业活跃起来
- ·关于磨练轻功吧是真的吗?
- ·得(dé)不(bù)偿(cháng)失(shī)真的还是
- ·关于轰(hōnɡ)理(lǐ)址(zhǐ)是怎么回事?
- ·有关嘻(xī)皮(pí)笑(xiào)脸(liǎn)消息
- ·一目了然!强化公共场所“控烟行动三部曲”
- ·证件类型有哪些证件类型是什么意思
- ·侨银股份(002973SZ)近期收到合计中标金额约
- ·有关烟疡甫嘲今这条消息可靠吗?
- ·齐(qí)头(tóu)并(bìng)进(jìn)的底层逻
- ·广汕高铁有望今年9月底开通
- ·马特乌斯:基米希在输球后选择逃避图赫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