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骡为马骡子也属于马这些坏毛病都是从哪里学来的?

最后编辑时间:2023-11-20 13:59:35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骡子也属于马,又一颠覆人们三观的暴论横空出世,简直不堪入耳。对于这一世界级重大发现,估计会让明年的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不知所措,左右为难。不过,搞笑诺贝尔倒是可以把奖项颁给这一重大发现。

  马女士今年9月份和朋友一起去丽江旅游,在某景区花168元购买了骑马游服务。城里人向往策马扬鞭的生活方式,去了景区想感受一下骑在马背上的那份潇洒自如。谁知道马女士骑马的愿望并没有能够实现,景区给马女士安排的是骑骡子。

  虽然说有的骡子和马长得很相似,一般的人根本就认不出来,但是作为城里人的马女士,居然认出了自己骑的是骡子而不是马。马女士感觉自己被景区欺骗了,于是向当地有关部门投诉。时间一晃两个多月过去了,马女士依然没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马女士的遭遇在近几日被媒体获悉,景区一名工作人员对于马女士的遭遇,答复了记者。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骡子是村民养的,骡子也属于马。

  既然推出的项目是骑马,那你就安排游客骑马那不就好了,多么简单的事情。推出骑马的项目,却安排游客骑骡子;安排游客骑了骡子又不认错,还非说骡子也属于马。

  当两拨人被划分成两个阶级,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强势的那一方就会有绝对的话语权,弱势的那一方只能被迫接受强势的那一方的各种灌输。即使强势的那一方不符合任何常理,弱势的那一方也并没有太多有效的反击方式,往往只能选择照单全收。

  景区和游客两方,毫无疑问,景区是强势并且掌握话语权的那一方。有些景区很浮躁,根本就不打算诚信经营做长久生意,只想赚快钱。对于好不容易上门的游客,景区并没有把他们当作传播良好口碑的媒介,而是把他们当成送上门的待宰羔羊。

  景区就是吃准了游客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就算吃了亏苦于没有人脉和资源也只能选择忍气吞声,最多下次不来了。游客都是有软肋的外地人,景区想拿捏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景区说骡子属于马,怎么的,游客能证明骡子不属于马?就算游客能够证明,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后得到的也只是九牛一毛。苦于沉没成本实在太大,几乎没有游客会选择硬杠到底。

  景区在游客面前,是有权势的一方。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我的地盘我做主,在我的地盘,你得听我的。我景区用得着委曲求全和你一个游客解释骡子和马的区别?你一个游客算老几,你爱来不来,我景区又不缺你这一个游客。我景区低三下四跟你一个游客费劲吧啦地解释,我不要面子的吗?我景区说骡子是马,它就是,不服?哪凉快哪待着去!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