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最后编辑时间:2025-08-21 14:22:09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腾龙为满足尼康Z卡口与佳能RF卡口用户的需求,将旗下备受好评的18-300mm F/3.5-6.3 Di III-A VC VXD(型号B061)镜头进行卡口拓展。要知道,这款镜头早在2021年就已推出索尼E卡口和富士X卡口版本,在市场上收获了众多赞誉,这次推出新卡口版本,无疑是给尼康Z30/Z50/Z50II、佳能EOS R7/R10/R50/R100/R50V等APS-C画幅无反相机用户,带来了高性价比的“一镜走天下”新选择。

  这款镜头的核心亮点,就在于其拥有惊人的16.6倍超大变焦比,焦段覆盖从广角18mm到超长焦300mm,换算成全画幅等效焦距,佳能RF卡口版本约为28.8-480mm,尼康Z卡口版本约为27-450mm,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管是壮阔的风光大景,还是拍摄远处的动物、体育赛事,它都能轻松胜任,真正实现全场景拍摄自由。那它实际用起来到底怎么样?光学性能是否过硬?对焦速度够不够快?防抖效果好不好?接下来,就跟着我们的镜头,一起全方位深度评测腾龙这款18-300mm F/3.5-6.3 Di III-A VC VXD,看看它能否成为你摄影路上的得力伙伴,这次我体验的是尼康Z卡口。

  腾龙18-300mm F/3.5-6.3 Di III-A VC VXD这支镜头的变焦比较大,达到了16.6倍,两段式内镜筒的会伸出很长距离。不过看上去,它的镜筒设计在使用方面还是比较稳固的,整体做工也还不错,并且其还采用了简易防滴溅构造设计,能够防止水汽渗透到镜头内部,造成镜片组的损坏。

  在整体镜身开关上,并未设计任何多余的开关,只是设计了一个Lock锁定开关,在18mm端时,使用锁定Lock开关将镜头锁定,防止镜头意外伸出。并且在镜头上也设计了单独的USB-C接口,用于固件升级。

  它的前镜片组镀膜颜色偏向黄绿色,看上去比较深邃,67mm的滤镜口径也是腾龙标志性的滤镜口径。而在卡口方面,这支镜头仍然采用的金属材质的卡口,从耐用度上无疑是很有保证的。它尾部的镜片组镀膜也采用了前组镜片一样的配置。而在遮光罩方面,它采用的是莲花形的遮光罩。

  腾龙18-300mm F/3.5-6.3 Di III-A VC VXD具有16.6倍的大变焦比,此次使用的Z卡口的等效全画幅焦距为27-450mm,而RF卡口等效全画幅28.8-480mm,所以使用RF卡口相对来说,可以获得更长的焦距。腾龙18-300mm F/3.5-6.3 Di III-A VC VXD是一支镜头覆盖广角到超远摄的镜头。通过这组实拍展示,就可以看到这支镜头在焦距上带来的视角变化,站在原地也可以看到远处的风景,更带来长焦特有的视觉压缩感。而且值得一说的是,这支镜头采用的是浮动光圈设计,其在18mm时的最大光圈为F3.5,35mm时的最大光圈为F4、50mm时的最大光圈为F4.5,85mm时的最大光圈为F5、200mm时的最大光圈为F6、300mm时的最大光圈为F6.3。

  近摄方面,腾龙18-300mm F/3.5-6.3 Di III-A VC VXD不仅仅拥有16.6倍的光学变焦,同时还拥有不错的近摄效果,它在18mm端可以实现0.15m的最近对焦距离,并且可以实现0.5倍的放大倍率,也就是说在18mm端可以当成一个半微距的镜头使用;而在300mm端,它的最近对焦距离为0.99m,最大的放大倍率为0.25倍,借助于300mm F6.3的光圈,也可以实现不错的虚化效果。

  分辨率方面,综合此前我评测的E卡口和X卡口来看,这次全新的RF卡口以及Z卡口大概率表现也会如此,毕竟光学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先来看看18mm端的表现,通过实际的拍摄,可以发现,这支镜头在18mm端光圈全开的情况下,中心保持着不错的锐度和对比度表现,而边缘的成像有些松散,收缩两挡光圈之后边缘画质区域稳定;而在最小光圈f/22的情况下,画质出现下降的现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明显的,但相比而言,边缘画质下降的幅度要比中心大。

  在300mm端光圈全开的情况下,中心和边缘略微有一些松散,收缩不到一档光圈,也就是设置为f/8.0时,中心和边缘的画质表现趋于稳定,而当光圈收缩至f/22时候,画质开始出现下滑。

  鬼影眩光方面,腾龙18-300mm F/3.5-6.3 Di III-A VC VXD表现还不错,不管是在18mm端还是300mm端,鬼影眩光的现象都不太明显,在大变焦镜头中能有这样的表现,我觉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暗角方面,通过实际拍摄,可以发现,腾龙18-300mm F/3.5-6.3 Di III-A VC VXD在18mm端光圈全开的情况下存在轻微的暗角现象,而在300mm端光圈全开的情况下,基本不存在暗角的现象。说实话使用这样一支大变焦镜头,基本可以忽略暗角这个因素。

  畸变方面,腾龙18-300mm F/3.5-6.3 Di III-A VC VXD在18mm端畸变存在一定的桶形畸变,而在300mm端的枕形畸变可以说非常的轻微,在实际拍摄中,这样的畸变表现对拍摄体验感微乎其微。

  对焦方面,腾龙18-300mm F/3.5-6.3 Di III-A VC VXD采用了高速高精度的线性马达对焦机构VXD,VXD马达是当前腾龙最新最顶级的对焦马达了,拥有快速、安静、准确的对焦体验,此次我搭配是尼康Z50II这台相机,整体的对焦表现还是不错的,如果你用来拍摄旅游中的一些精彩画面,那么VXD马达绝对绰绰有余。

  防抖方面,这支镜头配备了腾龙独立开发的防抖机构VC,虽然官方没说具体是几档,但就我实际拍摄来看,基本上日常的远摄拍摄也够用,而在视频拍摄方面,这里我开启和关闭防抖,大家一起来看看对比效果,开启防抖之后,画面要相对稳定很多,对于一支大变焦镜头而言,我觉得防抖还是有必要的。

  最后总结一下:腾龙18-300mm F/3.5-6.3 Di III-A VC VXD非常的轻便,在当前“一镜走天下”类型的镜头中应该是非常轻巧的一支,此前E卡口和X卡口的表现都非常的不错,并且价格也控制在了4K以内,相对来说,如此大变焦的镜头能将价格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可以说性价比极其高。此次全新的Z卡口和RF卡口,无论是对焦速度还是对焦精度的表现都还算不错。我个人觉得作为这支镜头应该作为第一支便携旅游头的选择,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