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门见山(kāi mén jiàn shān)这件事可以这样解读吗?

最后编辑时间:2025-07-23 13:01:18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从涝洼地变稻田,从土坯房变产业园,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曙光村以党建引领驱动村级产业破浪前行,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逐年增收。

  曙光村“两委”班子始终把党建工作与产业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形成“支部定方向、党员带群众、产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通过强化班子建设,选拔懂经营、善管理的党员骨干进入核心团队,建立党员责任区、产业先锋岗。

  面对发展初期的资源匮乏,村党总支提出“盘活闲置资源换产业”的思路。党员干部带头清理碾北公路旁的废弃砖厂用地,建起建华区首个食品工业园区,为产业集群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已形成“四大市场”“四大基地”“两个园区”的发展格局。

  招商引资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曙光村的党员干部们以“店小二”的姿态,跑出了项目落地的“加速度”。为引进重点企业,党员先锋队多次赴外地考察洽谈,用“一站式服务”“全程代办”的诚意打动投资方。东润食品项目签约时,党员服务队3天内完成场地清理,15天协调好水电接入,企业感叹“曙光速度背后是党员担当”。

  从最初的农机批发市场到如今的澳森肉牛加工、鑫品源中央厨房等40余家企业,从500万元的顺佳水泥制品厂到2000万元的中超新能源项目,数十亿元的招商引资额背后,是党员干部白天跑项目、晚上研政策的坚守。他们依托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模式和食品工业园区形成的产业生态,让落户企业引得进、留得住、长得大。

  在党建引领下,曙光村打破单一产业壁垒,构建起“农业筑基、工业赋能、三产增效”的融合发展体系。党员致富带头人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设施农业,使温室大棚从3个木制小拱棚发展到441个钢筋大棚和336栋日光温室,创造出一年七茬的种植纪录。多年来,以党员种植能手为技术核心的红丁萝卜产业,助力曙光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为让产业更有“烟火气”,村党总支瞄准乡村旅游风口,党员带头试水新业态。曙光里・野奢营地项目中,党员志愿者义务参与场地设计;卜奎云岸乡村旅游项目推进时,老党员主动协调土地流转。如今,从亲子农场到越野卡丁车俱乐部,从网红打卡墙到民俗步行街,这些融合了农耕文化与现代元素的项目,让乡村资源变成流量资产,2024年试养成功的稻田小龙虾,更成为稻渔共生的新亮点。

  村党总支建立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既能在企业务工拿工资,又能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入股分红赚股金。蔬菜设施园区带动200余户村民就业,每栋温室年均增收7万元;农机市场为村民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增加3.8万元。

  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党员电商服务队培训村民直播带货,推动建设1200平方米蔬菜保鲜库。如今的曙光村,不仅有年产值过亿的产业规模,更有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这正是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最生动的注脚。(姜园园)

  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佳木斯市,耕地面积占黑龙江省的八分之一,也是我国农机制造工业的摇篮。多年来,佳木斯市与中国农机院、中国一拖、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机构深度合作,成功打造了高端智能农机产学研基地…

  精细到田间地头的积温带划分、土壤湿度地温预报、农业灾害预警等一系列农民口中的“气象高科技”,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新质生产力,“气象+农业”在黑土地上绽放出绚丽的实践之花…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