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肚腩的你还不看过来?

最后编辑时间:2024-03-25 07:43:19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人一上了年纪,小肚子就容易突出。有些人甚至看起来很瘦,体重也在正常范围内,但就是有一个肉乎乎的肚子。有时候明明吃得很少了,也不见肚子小下去……小心——这可能是你吃错食物啦!

  长出大肚腩,很可能是内脏脂肪过多导致的,常被称为“腹型肥胖”。要减内脏脂肪,少吃这4类食物:

  一项长达25年的随访研究显示,添加糖摄入量超过50克/天者,内脏脂肪的体积,显着高于添加糖摄入量低于50克/天者。

  精制米面做成的主食,比如白馒头、白米饭升糖也快,也的确有研究显示吃升糖快的食物更容易堆积内脏脂肪。

  一项研究让39名体重正常的年轻人,过度摄入富含饱和脂肪或者n-6系列脂肪酸的松饼7周,结果显示,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会增加内脏脂肪的堆积。

  一项对998名男性的研究显示,每周较高的饮酒量,跟腹部脂肪面积呈强正相关,调整了体重指数之后,两者之间依然显着相关,通俗地讲就是,喝酒很可能会增加内脏脂肪,喝的越多内脏脂肪越多。

  中医认为,脂肪多是体内痰湿瘀滞聚积,肥胖反映了体内阳气虚衰、痰湿偏盛,即“多痰”和“少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肥人多痰而经阻,气不运也”。

  而脾胃虚弱的人吃进去的饮食没有被完全代谢,变成半成品——痰湿,加上气不足,推动力不够强大,无力排出痰湿浊气,日积月累堆积在腹部,就出现了“大肚腩”。

  右手放到肚脐眼上,左手放到右手手背上,顺时针揉30到50下,然后反过来,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是顺时针揉30到50下。每日早起、睡前各做一次。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促进肠胃蠕动,提高身体的消化能力和营养的摄取能力。

  总的来说,成年人每周至少需要进行5天中等强度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而每天主动身体活动量最好在6000步以上。

  中医药在肥胖的调理中已显示出明显优势,关键在于健脾祛湿、通阳利水,让脾胃功能恢复正常,既不会产生痰湿,又能生气血,对于减肥瘦肚有很高的价值。具体方药可到医院咨询医生。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