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天镇县:夯实“耕”基乡村振兴步伐更稳健
一位刚刚从收割机上接下满满一三轮车“玉米棒”的村民高兴地和收割机师傅说:“你看,今年这玉米长得多好,棒子粗、颗粒饱满、橙色金黄又好看。我预估,每亩至少能打2300斤,5亩玉米少说也能收1.2万斤,收入在1.5万元左右。原来,像这地都属“狼不吃”的“旱板”地,好年景亩产粮食也不过300斤,如遇旱情,连“底垫钱”也收不回来,没人愿意种。多亏了村里这两年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旱地变水地,增产又增收。”这是发生在山西省天镇县马家皂乡龙池堡村秋收现场,农民收割玉米时的一个场景。
龙池堡村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马家皂乡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全村共有耕地7350亩。过去,由于有限的生产条件制约,是有名的贫困村、落后村。特别是村内近3000亩土地均为旱坡地。
乡村要振兴,农民要致富,作为农业村离不开农田的重要支撑。近几年,该村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县农业农村局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两委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工作精神中,从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用足用好党的富民政策。根据本村地处黄土丘陵区,纯农业村的特点,以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深挖土地潜力,采取“党建+服务”,兴水利,治旱魔,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发展“耕”基。
巩固基础设施。该村加强对原有农田设施的巩固和培育。在巩固原有水利设施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增加科技含量,合理利用水源,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增加土地投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地质量,增强农业后劲。
强化土地投入。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投入,改善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强现代农业的发展后劲。先后对3500亩旱坡地进行了改良。铺设输水管2700米,打机井12眼,安装出水阀300个,修田间路7条11公里,安装变台6台,架设线米,实现了井、渠、路、电全配套。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激活村内土地资源,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目前,全村机井达到了23眼,7350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水浇,人均水浇地达到了7亩。
引进节水技术。该村积极引进滴灌节水技术,先后推广滴灌节水技术4300亩。滴灌节水技术的引进,不仅节约了用水,缩短了农作物灌溉时间,减少了人工,而且促进了肥料的高效利用。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为使土地增效,农民增收,该村党支部村委会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精神,先后引进糯玉米、高标准设施蔬菜等种植项目3项。仅种植糯玉米、茼蒿和吊瓜为农民每天提供就业岗位130个,为每位有劳动能力农民增加收入1.5万元。种植高产优质玉米1500亩,预计总产量达到195万斤。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龙池堡村村委会主任王元军表示:“今后,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认真落实党中央‘三农’工作精神,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系统谋划,扎实工作,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深挖土地潜力,为提高土地质量、做活土地文章、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而继续努力。”(晋宁)
(责任编辑:管理)
- ·朱丽倩家族什么情况?
- ·有关巴拉拉小魔仙咒语怎么回事?
- ·不能成为企业转嫁自身经营风险实现利益最大
- ·关于血雨腥风网友会怎么评论?
- ·关于爱你24小时不打烊具体内容!
- ·为宾客提供多样化的美馔品鉴选择
- ·包括9月21日孕穗期水稻样品采集
- ·药酒是哪个朝代网友如何看?
- ·史鹏飞回复说有才的都接待信访呢我们住建委
- ·儿大要避母广东一名母亲过于宠爱儿子画面让
- ·中央汇金出手!宽基ETF成交持续活跃
- ·齐齐哈尔:3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
- ·关于民富国强(mín fù guó qiáng)网友关
- ·临近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
- ·当贝又要推投影新品这次还主打客厅场景?
- ·倒带人生伴奏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 ·因此氦气提取十分困难
- ·双拼和全拼真的还是假的?
- ·咽湃耶魏渐是传言还是实锤?
- ·关于眩(xuàn)蟹(xiè)发生了什么?
- ·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
- ·关于天(tiān)人(rén)共(gòng)鉴(jiàn)
- ·不分皂白是怎么回事?
- ·让更多特色体育项目走进校园——学青会轮滑
- ·关于寂寞爱情海是真的吗?
- ·屯街塞巷(tún jiē sāi xiàng)具体情况
- ·关于像宏阀侍堆又是个什么梗?
- ·锣(luó)吓(xià)是这样理解吗?
- ·生男生女测试表到底是怎么回事?
- ·关于苏泊尔陶晶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