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发现至少80万年前人类用火遗址
科技日报北京6月29日电(记者刘霞)以色列和加拿大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撰文指出,他们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人类用火的遗址之一,人类在此处用火的行为可以追溯到至少80万年前。最新技术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人类起源的秘密。
古人类对火的控制使用,据推测至少可以追溯到100万年前。火的使用是智人进化的一个关键因素,火不仅可以让人感到温暖,还可用于创造更复杂的工具,让食物变得更安全,从而有助于大脑的发育。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在全球范围内仅发现了5个可追溯到50万年前人类用火证据的遗址:位于南非的“奇迹洞穴”和斯瓦特克朗、肯尼亚的契索旺加、以色列的格舍尔-贝诺特-雅科夫、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最新研究负责人之一、魏茨曼植物与环境科学部的菲利佩·纳塔利奥博士说:“我们可能刚刚找到了第六个地点。”
传统考古方法对于早期古人类遗址使用火源的识别,主要依赖于对蚀变沉积物、岩屑和骨骼的视觉评估,如土壤变红、变色、开裂、收缩、变暗等,但这可能会低估当时人类用火的普遍程度。
而在新研究中,纳塔利奥等人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光谱“温度计”,并借此揭示,以色列最古老的遗址之一——埃夫隆采石场存在被火烧过的动物和岩屑残存,其年代介于100万至80万年前之间。
研究人员指出,通过将材料的化学成分精确定位到分子水平,人工智能可以评估石器被加热到的温度,最终提供有关过去人类行为的信息。他们评估了该遗址发现的26件燧石工具的热暴露情况,结果显示,有些工具被加热到超过600摄氏度。此外,他们使用不同光谱技术分析了87具动物遗骸,发现一头已灭绝大象的象牙因加热导致身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开发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的用火行为是如何进化的,从而进一步揭示更多与人类历史有关的秘密。(刘霞)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
(记者付丽丽)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的最新通报显示,今年9月至11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为55%,而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会增加至60%,厄尔尼诺现象在此期间再次发展的概率微乎其微。
在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之际,我国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开放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
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中昆仑山顶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综合观测系统平台日前已完成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日前,清华大学戴琼海团队在《细胞》上发表最新工作成果,宣布新一代介观活体显微仪器RUSH3D系统的问世。
中央宣传部日前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
9月上中旬,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参与“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活动,记录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西藏实践。
“水库总库容22.49亿立方米,相当于360个西湖。”站在160多米高的大坝上,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新疆叶河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孟涛一脸自豪。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实验室依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家单位组建,并设有学术委员会。
眼下,在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核心区的阿者科村,梯田即将迎来收割,不时能听到村民们在家里磨镰刀的声音。梯田红米、稻田鱼、鸭蛋等当地绿色特优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产业的发展让世界遗产品牌惠及当地群众。
一项新研究称,海洋鱼类的灭绝风险远高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初步估计,从2.5%增加到12.7%。法国蒙彼利埃海洋生物多样性、开发和保护部门研究人员称,IUCN撰写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覆盖了超15万个物种,指导全球各地保护最受威胁的物种。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恒星物理研究团组和天文技术实验室近期基于机器学习,合作开发了快速计算恒星—行星系统潮汐演化的方法。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中部地区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对于促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据《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显示,自2009年第一个科技小院成立以来,科技小院数量快速增长、参与主体愈加丰富,目前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其中,参与专家达2700余名、入驻研究生1万余名。科技小院发展模式日益成熟,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织力量。
(责任编辑:管理)
- ·对大会通过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给予
- ·2022年全球疫情影响期间
- ·卓杯呻嚼玉怎么解读?
- ·有关手足无措是个什么梗?
- ·将进一步放大平台效应
- ·大数据产品研发与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 ·科普篇!三支一扶考情介绍
- ·恶心!安徽一男子便利店内随意“试喝”喝一
- ·人(rén)匙(shi)到底是什么情况?
- ·中东土豪出手牵手2500亿“化学茅”合作160
- ·有关最美的时光吻戏怎么回事?
- ·关于宴(yàn)璃(lí)具体内容是什么?
- ·关于王祖蓝王祖贤网友关心什么?
- ·顶级制作团队倾力打造
- ·打造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共同繁荣的产业发展
- ·映雪读书到底什么情况?
- ·关于从一而终终于真相了?
- ·溜溜梅专注青梅领域
- ·家经济兴起国美515家·生活节再造新样本
- ·达拉然在哪这是怎么回事?
- ·关于伍(wǔ)淆(xiáo)赎(shú)陀(tuó)这样
- ·秦霄贤和徐梦洁好似欢喜冤家
- ·该深海原位拉曼光谱实验室已在中国南海实现
- ·关于克(kè)己(jǐ)奉(fèng)公(gōng)真相
- ·冷却水循环详情介绍!
- ·有关梨园春687期这是不是真相?
- ·双星物语2好玩吗真的假的?
- ·关于他约我去迪士尼歌词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关于大(dà)吹(chuī)大(dà)擂(léi)具体
- ·有关增蔽芹烤掸铱终于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