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庆:解码影视视效的“魔法”之路

最后编辑时间:2025-02-20 21:34:29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在影视行业的幕后,有这样一群“魔法师”,他们用精湛的技术为影视作品打造出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张家口塞上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塞上文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近日,记者有幸对塞上文化创始人之一王喜庆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公司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以及对行业的展望。

  王喜庆:你好。2016年,我们在张家口市职教中心的一间教室里成立了塞上文化。当时团队只有4个人,规模很小。但我们都对影视后期视效制作充满热情,看到了这个领域的潜力。而且我们和市职教中心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这种产教融合的模式,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人才来源,也让公司有了发展的基础。

  王喜庆:印象最深的就是2019年那次。当时业务量扩大,订单增多,公司需要扩充人手,原有的场地已经满足不了办公需求,我正准备找更大的办公环境时,意外发生了,公司甚至面临高额违约处罚。在那种情况下,我当机立断,购买了远程办公软件,让员工居家办公。那段时间确实很艰难,但我们坚持下来了,不仅按时交付了项目,还在业界打响了名号,也算是化危机为机遇了。

  记者:据我们了解,塞上文化参与了近200部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参与这些作品的感受吗?

  王喜庆:参与这么多作品,每一次都是一次挑战和成长。比如《长津湖》,这是一部战争巨制,我们在视效制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就是为了还原战争的残酷和激烈,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有《繁花》,它独特的年代质感和细腻的画面风格,需要我们在后期视效上精心雕琢。看到作品受到观众认可,我们也很有成就感。

  王喜庆:是的,我们一直很重视科技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在院线电影角色AI换脸及换头技术上,我们保持着业内领先水平。AI技术为影视制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能更精准地实现导演的创意,也给观众带来了新奇的视觉体验。比如一些外国演员的脸,通过AI换脸技术改成中国人的脸,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但现在我们做到了。

  王喜庆:北京是全国影视文化的中心,这里有丰富的产业资源,也能及时掌握行业的最新趋势和发展方向。我们在这里设立团队,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上下游合作伙伴,加强产业信息连接,让公司能接触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实现更好的发展。

  记者:塞上文化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还积极参与行业技术创新发展,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王喜庆:获得这些认定,是对我们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肯定。我们一直注重科技研发,也希望能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组织撰写了《中国电影数字制作规范》,策划了“电影金数字”荣誉和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还参与了很多行业活动。通过这些,我们希望能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和技术交流,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

  王喜庆:未来,我们会继续深耕影视后期视效制作领域,不断提升技术实力,为观众带来更多高质量的作品。同时,我们也会加强与各方的合作,探索更多的发展机会。希望塞上文化能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为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这次专访,我们看到了塞上文化在王喜庆的带领下,从一个小团队逐步成长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他们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努力,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相信在未来,塞上文化会继续创造更多的精彩,为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