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小龙女和公孙止洞房在即杨过为何还连吃四个馒头?长大才懂

最后编辑时间:2023-10-15 19:38:23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看过《神雕侠侣》的读者会知道,金庸巧妙地将武侠与爱情融合在一起,主要讲述了杨过、小龙女可歌可泣的爱情之路。

  初读《神雕侠侣》的时候,是不是被杨、龙二人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所震撼?然而翻阅原着的时候却会发现这么一个问题,杨过明知小龙女和公孙止洞房在即,他为何还连吃四个馒头?

  金庸曾说过,一个作者不应该总重复以往的风格,于是郭靖、黄蓉步入婚姻的殿堂之后,金庸笔锋一转,塑造了一对苦命的男女主角。

  原来杨过丰神俊朗、聪明机智,小龙女则是貌若天仙、冰清玉洁,这一对俊男美女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引来旁人羡慕的眼神。然而阴差阳错之下,杨过却拜了小龙女为师,按照宋朝的礼教大防,徒弟是万万不能娶师父为妻的。

  尽管杨过、小龙女冲破了封建牢笼硬是走到了一块,但命运又再次捉弄了这一对苦命恋人,让他们遭受了接二连三的打击挫折。

  那时杨过跟着周伯通闯入了绝情谷,找到了失踪的小龙女。此时的杨过赫然发现,小龙女早已化名“柳姑娘”,还成了绝情谷谷主公孙止的未婚妻。

  杨过当着小龙女的面哭得声泪俱下,终于挽回了小龙女的心,可公孙止是个狠茬子,他即将和小龙女洞房花烛,岂能让杨过这小子轻易毁了自己的好事?

  公孙止先派人布下渔网阵,后又亲自施展阴阳倒乱刃法击败了杨过、小龙女,还害得杨过身中情花剧毒,并以绝情丹作为要挟逼迫小龙女嫁给自己为妻。

  书中是这么写的,公孙止对小龙女点头道:“你能回心转意,于大家都好。今晚你我洞房花烛之后,明日一早我便取药救他。”

  此时的杨过就在一旁,听闻了公孙止和小龙女的对话。随后小龙女被公孙止带走,独自留下杨过一人。不一会儿,公孙止的弟子端着盘子走了进来。金庸是这么写的,杨过心道:“便算姑姑成了这谷主的夫人,我还是要救她出来。我还得苦练武功,给死去的父母报仇……”杨过伸手出网,取过四个馒头都吃了。公孙止那绿衫弟子笑道:“瞧不出你胃口倒好。”

  注意看,就连公孙止的弟子也对杨过反常的举止笑出了声,他认为杨过在这个时候理应万念俱灰,毕竟自己心爱的女人在今晚要和他人洞房花烛。可杨过不但没有任何沮丧,反而从渔网里伸出手来,将盘子里的四个馒头尽数取了、吃了。

  倘若杨过真的深爱小龙女,他不应该是垂头丧气甚至狂吼狂啸吗?为何还能如此冷静,一下子连吃四个馒头?

  有的读者认为,杨过此举非常好解释,只因小龙女早在数月之前就在终南山的草地上被尹志平夺走了贞洁。既然悲剧再次发生,杨过当然习以为常了。

  这样的解释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首先,此时的杨过并不知道小龙女丢失了守宫砂,直到半年之后的重阳宫一役里,身受重伤的小龙女才将自己被尹志平趁虚而入之事和盘托出。

  其实,初读《神雕侠侣》的时候我们还只是懵懂的少年,直到我们长大之后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方能体会金庸留在字里行间的深意。

  纵观全篇《神雕侠侣》,我们会发现杨过对小龙女的“爱”倒更像是亲情。那时在终南山的草地上,小龙女被尹志平夺走了贞洁,但小龙女误以为是杨过所为。

  在杨过练功归来之后,小龙女像没了骨头一般软瘫在杨过怀里,不过当小龙女提出要杨过娶自己为妻时,你看杨过是怎么回答的,杨过从未想到过这件事,突然被她问到,不由得张皇失措,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喃喃的道:“不,不!你不能是我妻子,我怎么配?你是我师父,是我姑姑。”小龙女气得全身发抖,突然“哇”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

  的确,杨过自小拜了古墓派的小龙女为师,即便小龙女再怎么清丽脱俗,但对于杨过而言,小龙女终究是自己的师父,是自己的姑姑,是自己的长辈。只不过小龙女愤然离去之后,杨过这才对小龙女改变了看法,尝试要娶她为妻。

  因此,当听闻公孙止今晚要与小龙女洞房花烛之时,杨过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填饱肚子,然后竭尽所能救小龙女出来。至于小龙女会不会被公孙止辣手摧花继而丢失了贞操,杨过倒不在乎。

  其次,杨过命运多舛,他和小龙女都历经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对于这一对苦命恋人来说,“珍惜眼前、活在当下”是最重要的,其余都算不了什么。

  好比一灯大师初见杨过、小龙女的时候,身为高僧的一灯大师也被杨、龙二人的言行举止所震惊。书中是这么写的,一灯自进木屋以来,第一次听到小龙女说话,听她这几句话语音温柔,而且心情平和,达观知命,不禁一怔,心想:这对少年夫妇人间龙凤,男的武功如此了得,女的参悟生死,更加不易,即是苦修了数十年的老僧老道,也未必有此造诣。郭靖、黄蓉夫妇武功为人,足可和他们比肩,但达观知命、漠视生死,比之却有所不如,我那些蠢弟子无一能及。

  综上,杨过连吃四个馒头的剧情看似不合理,但细品之下,你会发现其中的奥义所在,这也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为何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