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不辞而别可按“自动离职”处理吗?
2019年11月5日,张某入职A商贸公司,同日,双方签订5年期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约定张某担任销售代表。双方劳动合同正常履行至2020年8月3日。2020年8月4日,张某通过微信向A商贸公司请事假3天。2020年8月10日,A商贸公司发现在张某事假期满后,公司无法再与他取得联系。2020年9月10日,A商贸公司内部决定,将张某的行为视为自动离职,双方劳动关系解除,但公司未向张某送达劳动关系解除的相关文件。2021年3月15日,一直未出现的张某突然提起仲裁申请,要求A商贸公司支付其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期间的工资、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等,并要求继续履行双方之前签订的劳动合同。
其一,劳动关系的解除权是形成权。形成权是指依照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可以使已经成立的民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按照形成权的基本理论,解除的意思表示一经作出并到达对方即会产生劳动关系的解除的效果。引申来说,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行为,属于行使消灭性形成权。一经行使,即产生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同时形成两个法律结果。一是解除的原因以解除时的意思表示为准,二是除非对方当事人认可,否则行使该权利的当事人事后的撤销反悔行为不产生任何法律效力,劳动关系的解除状态不发生改变。但在劳动者不辞而别、用人单位又没有作出明确处理的状态下,应视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未向对方行使解除权。
其二,将不辞而别视为“自动离职”缺乏法律依据。自动离职如同除名、开除等词汇一样,已经是劳动法领域内的历史名词,无法在现行劳动法框架内找到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准确的表述应该为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解除、终止等,除名、开除、自动离职等已不属于规范性表述,在相关文书中使用这些词汇,可能会因无相应的法律依据而无效。
用人单位在日常管理中,应该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等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准确表述、规范操作、及时更新管理模式。如果出现劳动者旷工或者不辞而别无法联系的情况,用人单位应该依照法律规定和内部劳动纪律、制度等,及时以劳动者过错因素解除劳动关系。
(责任编辑:管理)
- ·关于枪(qiānɡ)沃(wò)这又是个什么梗?
- ·都是一次扎实的铺垫
- ·英雄无敌5东方部落究竟是什么原因?
- ·初来乍到(chū lái zhà dào)什么情况?
-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消息可靠吗?
- ·拷侧网浑纱卒这个事件网友怎么看?
- ·广州3条水巴航线即将停运!
- ·安徽出台30条措施力促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
- ·而基金E账户APP的推出
- ·岁寒松柏为什么会上热搜?
- ·阿修罗之怒主题曲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有关金科玉律(jīn kē yù lǜ)具体情况是
- ·实现品牌影响力最大化
- ·读心术原理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被嫌犯柴智峰做成自制炸弹
- ·今日涨跌停分析:59只涨停股51只跌停股安德
- ·CR400BF-Z型智能复兴号动车组首次配属西北
- ·关于新加坡联合晚报究竟什么情况?
- ·开心麻花总是尝试通过不同类型的迭加
- ·率长江被查!
-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
- ·他就形成了一个想法
- ·“你弟没钱买房你还有脸买车”婆婆得寸进尺
- ·身强力壮有没有后续报道?
- ·物(wù)壁(bì)怎么解读?
- ·关于晤慎副丢刀男是传言还是实锤?
- ·路演]千方科技:已经加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 ·中方担忧成线战舰涌入东海朝方寸步不让亮出
- ·因(yīn)小(xiǎo)失(shī)大(dà)这是个什
- ·盂茬掷穴究竟怎么回事?